《拆弹部队》 价值观透着霸气的恶臭

主页 > 新服活动 >

热度 °C

威尼斯电影节上被漠视的《拆弹部队》意外成为眼下美国颁奖季的最热门电影,导演凯瑟琳·毕格罗与前夫、携《阿凡达》强势回归的詹姆斯·卡梅隆在即将到来的金球奖和奥斯卡上的冤孽对决,更让人津津乐道。

《拆弹部队》讲述的是一支在伊拉克执勤的排爆小分队的故事,其实这里也没什么故事,完全是日记体的工作场面展示,,这让影片很像一部以战争为背景的行业纪录片。如果带着长久以来看战争片的惯性期待进入这部电影,一定会很失望。这种纪实性在很大程度上排斥了满足于战争奇观的普通观众,同时也赢得媒体和影评人的好感。

但是,这是一部让我极其厌恶的电影。

可以说,在反映伊战的美国剧情片中,《拆弹部队》在真实性营造上最为出色(当然这不包括德帕尔玛的《节选修订》这类伪纪录片,但那种DV风格对影片观赏性的牺牲太大了),这不仅仅表现在影片在叙事上对戏剧性的抽离和弱化,没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情节冲突,只有阶段性的任务和隐性的人物性格发展,这让影片呈现出了战场轶事的散文体风格。此外,大量跟拍镜头让观众身临其境,场面调度如CS实战一样给人以强烈代入感。这本来就是导演的强项。毕格罗早期作品《终极豪情》中对斯坦尼康的出色运用一直被奉为运动摄影的经典范例,且那种粗粝的影像风格和混乱的不规则构图始终让观众情绪处于一种焦灼不安的状态下,很难想象这样一部充斥汗臭味的电影由一个女性导演拍摄。

这是一部技术上几乎无可挑剔的电影,但我想《拆弹部队》之所以受美国影评界青睐,大概缘于这是很难得的不对伊战竖中指的有价值观的美国电影,而这也是我最反感这部电影的地方。

其实这电影看十分钟就基本知道后面是怎么回事了,走的基本是《锅盖头》的路子,明明是入侵者,还摆出一副捡了便宜还卖乖的受难样子,不停在那里倒腾些矛盾、苦闷、恐慌的心理挣扎。但与那些最终还能落到质疑战争的合理性和非人道的主题上来的战争闷片不同,《拆弹部队》的主人公詹姆斯上士被刻画成了一个战争忍者的形象,他有着坚强的神经,喜欢独来独往,总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面对困难决不退缩,用勇气和胆识化解危机。他很享受这个在巴格达街道上云中漫步的过程,这种追求生命极致的个人英雄主义在美国商业电影中一直是被歌颂的品质,但这种情怀出现在这样一部独立制作电影中让我觉得矫情。此外,这个独行侠还有一颗热爱全人类的心,他与卖盗版DVD的孩子交朋友,牵挂他的生死,不惜为他身犯险境,为了拆除一个被迫成为人体炸弹的陌生人身上的炸弹,他冒着生命危险尽了自己最后一份努力。他是一个专业的英雄,兼职的亲善大使,堪称新世纪最可爱的人。轮值结束后回到国内,他忍受不了庸碌的和平生活,终于又精神百倍地返回战场,当个侵略者真的很爽吗?

影片开始的一段话很酷:“战争的狂飙突进是一种瘾,强效而致命,因为战争就是毒品。”我不知道创作者在这里是不是要给嗜血和好战找个心理依据。刚看到这句话时还没觉出什么,但看完影片后回想一下,还真是很混蛋逻辑的一句话。战争不是毒品,导致战争的贪婪和私欲才是毒品,创作者的价值观如狗屎一样透着一种霸气的恶臭。

net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