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门》诠释生命之重观众随镜头见自己见众生

主页 > 新服活动 >

热度 °C

原标题:观众跟着镜头见自己见众生

“能不能不切啊,我才33周岁啊,我再坚持一下……”手术15分钟,婴儿出生,产妇却瞬间出血近2000毫升,情况危急。在意识清醒时,产妇夏锦菊还是反复恳求医生,而在反复试验不成之后,医生们展开的切除手术更是凶险重重:过程中两次心跳停止,四小时内失血13000毫升,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四次。

这是大型剧集纪录片《生门》第一集里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在这部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为背景的纪录片里,40多个家庭和产妇用各自不同的故事,讲述生命诞生过程中的残酷与温情,也让不同的观众看到了共鸣与力量。用导演陈为军的话说,“从中国人对生育的态度,我们能看到更多民族根本的精神。”

700多天记录产科悲欢

“每一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早在2016年年末,登陆院线的同名纪录电影,就曾以8.5的高分在豆瓣走红。遗憾的是,由于排片率被挤压,当时电影版《生门》排片率较低,许多影迷遗憾错过。而从上周四起,剧集版《生门》在东方卫视周播剧场登场并于爱奇艺全网独播,再一次掀起讨论的热潮。

记者获悉,《生门》 的主创团队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花了700多天进行前期拍摄,接触了80多个家庭,并最终拿到了40个家庭的授权。导演陈为军透露,一个孕妇,从待产进入产房到顺利出院,一般是7天,这7天里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团队从来不会干涉镜头前发生的一切,“我们只是一个被动的冷静的记录者,,以非常平等的心态跟她们交流,一起与她们见证人生的重要时刻。”

于是,观众可以在这部纪录片中看到众多形象鲜明的医生、产妇、家属。他们中,有腹中有死胎而拒绝透露真实信息、拒绝联系家人的沉默产妇,有患有精神分裂无法配合检查的产妇;有为了凑足医疗费苦苦奔波的亲属,有面对爱女遭遇生死劫却一筹莫展的痛苦父亲;也有自嘲“每月32号休息”的主任医生,有一边坚持上夜班一边给临产的妻子写病历的产科男医生……《生门》用客观的讲述,还原了产科这个社会矛盾集中的标本地,也反映出各种人群的生存状态。

回访“生门”之后的故事

“女人的意义难道就是子宫吗?”从电影到剧集,《生门》的故事打动了很多观众,也引发了大量社会讨论。比如有年轻观众表示,从剧中看到了父母的不易,也看到了中国女性的生存现状,有些“恐婚恐育”。

但对整个摄制团队而言,一道道“生门”正是家庭的起点,它们背后更多的是人性的善意与坚韧。61岁的摄像师赵骅曾说,拍完这部作品,自己“已经当了几十次父亲”——三十多年前,他的女儿出生时,埋头工作的他并没有意识到什么。

导演陈为军说,自己一直希望能拍到中华民族对生命的态度与思考,触及民族文化的根,进入妇产科之后,他没有失望,社会面临的几乎所有问号在这里都有。而题目“生门”二字是电影制片人戴年文从《道德经》中“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联想到的,“老子用那么玄妙的话去形容万世万物的起源,产科就是这样的地方。”

剧集版的最后一集,陈为军和他的团队对一些产妇进行了回访。走过“生门”之后,如何生,如何活,是一个更大的课题,“大家会看到当时呱呱落地的小朋友,现在能跑能说能跳,会看到他们目前的生活状态,甚至可以比较他们对未来的期许,和当初在医院时是不是一样?13集会出现让大家印象很深刻的妈妈、孩子、家庭。”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