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部队》:“活该”的美国,疲惫的战争

主页 > 新服活动 >

热度 °C

《拆弹部队》:“活该”的美国,疲惫的战争


《拆弹部队》:“活该”的美国,疲惫的战争


拆弹部队》海报

                                   毕成功/文

  小毕的个人评分:90分(A-)

  评分参数:《星际迷航》90分(A-),不应错过的2009年出品的杰作

       《无良杂牌军》95分(A),不应错过的2009年出品的杰作

       《在云端》95分(A),不应错过的2009年出品的杰作

  影评

  美国的影评人说《阿凡达》(Avatar)太政治化,摆明了反的是抢夺资源的战争,矛头直指伊拉克;《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对伊战假装很中立,最后才来了个大反扑——我反对的不是伊拉克战争,而是战争本身。这倒是个有趣的新说法,这么解释奥斯卡的结果不论准确与否,至少能自圆其说。那么就来看看这部在美国人眼里“没有《阿凡达》那么政治化”的电影,即第82届奥斯卡奖的最佳影片《拆弹部队》。

  故事描写的是在伊拉克战争说完一直未完的巴格达,以拆除炸药为生的士兵的生活和生存状态。少数美国兵在赌命拆弹,但电影把他们塑造得毫无英雄感,或许开头有一点,后面却越看越不对劲。抛开这些不谈,强烈的紧张感极具代入能力——虽然我第二次有幸看了大银幕版,,但当初在家里初次观影的紧张体验也没觉得打折扣。不知道几时会爆炸、不知道哪里会放来冷枪、不知道这次拆解会不会犯错……,所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什么脏兮兮乱糟糟的垃圾都有可能是致命武器,电影的压迫力让观众极度僵硬,映像坚持把这份写实从头传达到尾,“手心捏一把汗”堪称最恰当的形容。

  三名拆弹兵主人公,终日与炸弹为伍。神经脆弱的人当然无法承受,实际上除主人公之外的另外两位即使相当硬朗,也渐渐吃不消。意想不到的是对拆弹处理的相当具体的描写:遥控小机器人、厚到不能再厚的防弹服等各种专门道具以及炸弹类术语,紧扣扳机时的一呼一吸也被音响部门有意放大,……总之,电影成功营造了一个与死亡为邻的世界。

  不过,这些描写当然是非写实的,我不相信美军会允许牛仔一样的独行侠大大咧咧地冲过去玩票,几百万的精密仪器和几条人命都听之任之,绝对不可能。这里就出现了电影美学需要与真实考据的冲突,就像我们国家的任何一部古装大片,上映之后必然让各位历史学家摇头叹息一样,《拆弹部队》的拆弹程序定然把老美的前线士兵气个半死。但是无所谓,这是造梦用的电影,上述细致入微的拆弹描写,无论在现实中写实与否,在电影里却极端逼真,甚至近乎恐怖。电影毕竟是用来造梦的,而《拆弹部队》绝对是一场噩梦。

  大部分人都做过噩梦,我认为最可怕的噩梦不是一个妖怪扑过来把你吓醒,而是被人一直追、一直追,到早上自然醒来却无比疲惫——《拆弹部队》明显属于后一种。摄影与剪辑配合得天衣无缝,轻易将感伤抛到脑后的犀利、刹那间改变生死的紧迫,成为首要观感。三位主角在场景中的位置关系被最快地理清,对什么是最优先事项的判断往往在一瞬间,而且与时间争分夺秒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变化对策……,二重三重悬念的铺设和极巧妙的镜头轨迹,让静态的拆弹过程具备了速度感,而把生理折磨发挥到极致的则是“歹毒”的剪辑(似乎每次返回近景或特写,都比原来卡得更小一点,以制造官能的压迫)。

  ——能将上述种种统辖到完美,无疑是女流导演凯萨琳·毕格洛的功劳。在我看来,达到这种境界,当然值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回到噩梦的比喻,《拆弹部队》的可怕之处在于追杀你的人每一次都更接近你,无穷地接近,但你仍然能死里逃生,可是你又知道下一次追杀还会继续。具体到影片,死亡就是那个无穷接近的危险。

  于是,在如此残酷的生境中,保持精神状态的正常成为不可能。主人公的拆弹能力无人不认可,但每每展开无谋冒进的行动,仿佛是在迫切地寻死。是因为不正常,还是这样才能保持理性,抑或已经放弃了思考能力?仅仅通过他拆弹的战地表现和面对卖碟少年的态度很难把握,杰里米·莱纳用看似粗线条又藏有细小枝杈的表演,尽可能地把男主人公塑造得复杂无解,这当然也是导演毕格洛“蓄谋已久”的安排。

  凯萨琳·毕格洛早在开篇就把“战争是毒品,让人上瘾”的观点白纸黑字写了出来。甚至列举了休息时以互相殴打的方式进行娱乐的“明证”、两配角骨子里惧怕死亡而主人公的自灭倾向让他们生不如死的“对比”,以及在现实生活中面对货架上商品的眼神比看着复杂的炸弹引线更茫然无措的“反衬”等多重论据。莱纳的表演在此基础上将主人公的矛盾属性进一步提升,糊涂的国际主义、混乱的是非逻辑、尊重生命又不尊重生命、看似英雄实则混蛋……,尤其是那场疲惫的淋浴戏——此时,观众已很难再持任何同情,反而有种“活该”的暗自叫好的感觉。这“活该”不仅对他适用,对他所象征的美国也适用。

  《拆弹部队》的反战就这样在最后阶段流露出来。但塑造的却不是丑恶的侵略者、赤裸裸的资源红眼病、大规模的轰炸和屠杀(参见《阿凡达》);而是无休无止的疲惫,精神肉体心力交瘁,在能量耗尽的同时人性异化为破坏性、生命力演变为暴力。所以说这是一部“疲惫”的电影,从奥斯卡的结果不难看出,好莱坞已深刻感受到这份倦意;但美国政府感受到了么?我看未必。回头看开篇那个观点,本片登顶虽然是反战自省的胜利,但也很可能仅限于文化人纸上谈兵的领域。好莱坞谴责起本国政府来一向不遗余力——如果他们听说有人认为“《拆弹部队》获奖是因为讴歌了美帝的主旋律”,恐怕要笑破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