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介寿:精诚大医 济世强国
央广网9月12日消息(记者黄翔 董育铭)黎介寿,1924年出生,原南京军区总医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首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我国肠外瘘治疗的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先后荣膺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奖、中国医师奖、全国科技大会奖,被表彰为全军培养人才先进个人,荣立一等功。
黎介寿(资料图)
2019年5月23日下午,东部战区总医院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仪式,为96岁的中国工程院黎介寿院士颁发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走过90多载人生春秋,跨越新旧两个社会,从事医疗工作70年,如今,当这枚沉甸甸的金色荣誉勋章挂在胸前时,黎介寿院士不由得百感交集,心潮澎湃。
“我很高兴接受这个荣誉勋章,对我来讲,这是一生中的一件大事。我出生于1924年,至今快要走完了一生的路,但是现在回头看,这一路走过来是非常幸运的,我感觉很高兴。”
年轻时期的黎介寿
出身于湖南浏阳一个书香门第的黎介寿,与哥哥黎鳌、弟弟黎磊石三个同胞兄弟,出生在风雨如晦、备受外国列强凌辱的旧中国,成长在日益强大的新中国,伴随着祖国的发展与进步,他们在医学领域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先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医学与卫生学部院士,成就了“黎氏三兄弟同为院士”的一段传奇和佳话。回忆起九十多年走过的人生道路,黎介寿老人对当初选择跟着共产党走,积极投身新中国医疗事业,依旧感到无怨无悔。
“从我懂事起,一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以后,看到的、听到的,和自己所经受的,都一直是在战争中。所以小时候,我一直向往着,长大了能为国家做点什么事情。”
少年时代的黎介寿经常在战火中随家人颠沛流离,但是读书报国的信念却始终如一。1944年,弃文从医的他以优异成绩从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南京中央医院做实习医生。由于他勤学钻研,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了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
随着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响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49年,南京解放前夕,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抉择摆在黎介寿面前:是随国民党一起去台湾,还是留在大陆?黎介寿与弟弟黎磊石彻夜长谈,一致做出了和大哥黎鳌一样的决定,留下来,跟着共产党,建设新中国。
黎氏三兄弟(左边黎磊石,中间黎介寿,右边黎鳌)
“南京解放的时候,我面临着一个重大选择,是留在大陆,还是跟国民党去台湾。此前国民党的所作所为,我看得很清楚了,是腐败无能,不能领导我们国家强盛起来。而解放军的官兵和国民党的兵是完全两样,这也就说明共产党的领导与国民党的领导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那个时候,我就开始觉得,我留在大陆是对了,跟着共产党走是有希望的。”
1950年,黎介寿所在的南京中央医院被解放军部队接管,正式更名为华东军区医院,5年后,又更名为南京军区总医院。那时候,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医疗事业也在艰难中缓慢起步。尽管当时的医疗条件和生活水平较为落后,但朝气蓬勃的新中国让黎介寿和同事们,对未来的一切都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那时候,我们国家缺医少药,条件非常艰苦。早晨我们去查房的时候,给病人抽血、打针,都是由我们医生做,现在都是护士做的工作,原来我们做。晚上就睡在医院里,我记得是两栋铁皮房子,临时搭的,现在的工棚都比它好。解放军的指导员基本上天天在病房里头,我们晚上抢救病人值班的时候,他都陪着,他给你烧点水、烧点面条,医院里的生活就逐渐恢复了。”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两年之后的1952年,28岁的黎介寿作为华东军区医疗队副队长,带队在朝鲜战场后方参加伤员救治工作。志愿军将士们在严寒中不计个人安危浴血奋战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回到医院后,黎介寿立即递交了入伍申请书。
“当年,我参加了军队的很多医疗工作,到后来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我越来越觉得,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确实不同于国民党军队,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凝聚力非常好,所有的战士能够一心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党和政府全力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为了解决缺医少药,传染病、地方病肆虐等问题,,国家大力发展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年轻的黎介寿和同事们有了更加广阔的事业舞台。1963年,39岁的黎介寿终于被批准特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军医。他长达半个世纪的肠道病研究也从此拉开了序幕。
那一年,黎介寿所在的南京军区总医院收治了一名生命垂危的小男孩。患者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发生肠扭转,经过紧急抢救,扭转的小肠虽然被复原,但是,由于扭转时间过长,患者的小肠已经严重缺血,情况非常危急。
“肠子扭转像什么呢?就像我们这么拧毛巾,一扭的话,肠子的血管就不通了,等肠子再松回来以后,但肠子的血已经恢复不到原来的样子,都成了黑色的。肠子上的血管,如果血液停止流动六个小时后,这个肠子的功能就不能再恢复了。而当时这个小孩正处于这种情况。那个时候,营养治疗、移植小肠的技术都没有,实际上就宣布了他的死亡。”
那时正值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国家肠道医学领域的研究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面对这个棘手的难题,外科医生们也陷入了两难境地:要保住小男孩的性命就必须及时切除因缺血而坏死的部分小肠,可是,如果切除的小肠过多,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术后小肠机能又很难恢复。怎么办?
“主任就把我们科里的人都找去,商量治疗的办法。当时大家提了很多的方法。我说使用某一种药,可以使血管扩张。大家说还能用药吗,血管已经痉挛了,血压已经掉下来了,你再用药就会使血管扩张,那个血压不就掉下去了吗?后来我说,先打十分之一剂量的药,打一个小血管试试看。结果这个小血管一打,肠子的颜色变红了,这一下就有希望了。于是,我们又把剩余的药,打到大血管周围,结果这个肠子就全好了。”
按照黎介寿提出的方法进行抢救,已经变成黑色的小肠逐渐恢复了红润,小男孩终于从死亡的边缘被奇迹般地拉了回来。但是,如何让这些缺血的小肠恢复正常机能,又成了摆在黎介寿面前的一个新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