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劇提传世新服网質減量,變革進入深水區

主页 > 新服焦点 >

热度 °C

2019年國劇提传世新服网質減量,變革進入深水區

2019年國劇提传世新服网質減量,變革進入深水區

進入2019年,國產電視劇的改革可以說走入了“深水區”。前些年因資本泡沫引發的產量激增,在2019年開始大浪淘沙。提質減量,是對這一階段國劇發展整體水平的一個准確概括。

這是一個更加奉行“爆款邏輯”的時代,也是現實主義重回主戰場的時代。上半年一部《都挺好》,暑期檔一部《小歡喜》,貢獻了這一年來電視劇最大的國民討論度。古裝劇缺位,流量演員戰斗力銳減,國劇開始回歸故事優先、制作優先、品質優先的正道。

電視劇生產平穩過渡

提質減量進行中

“影視寒冬”的說法從2018年甚囂塵上以來,到2019年余威仍在。就在不久前,《証券日報》發表報道稱,“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具體表現為公司狀態注銷、吊銷、清算、停業。”

從電視劇行業更為看重的備案數來看,確實情況不樂觀。11月,《中國電視劇風向標報告2019》顯示,2019年1至9月,廣電總局備案立項的電視劇為646部和24597集,較2018年減少了240部和10612集,同比分別下降27.1%和30.1%。此外,電視劇的集數也在相應減少。2019年6月全國電視劇月報備案通報中,72%的電視劇都在申請變更集數。

行業內普遍的觀點是,盡管整體電視劇產業的公司數量、劇集產量看上去在縮減規模,但相對嚴格的播出要求,其實是在把過去三年間由資本泡沫帶來的國產劇亂象進行“提純”。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指出,“這幾年電視劇產量在下降,用戶的增長跟過去相比也出現一個相對平緩的時期,導致資本更加謹慎,這是我們今天面臨的大產業形勢。”在他看來,2019年,“減量提質”成為主流,“我們驚喜地發現,達到一定藝術水准和思想水准的作品數量在增加。雖然缺乏現象級作品,但是較好的作品今年是不少的。”

現實題材成“C位”

獻禮表達更寬泛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圍繞這一重大主題,2019年電視劇進行了包含86部劇的重點電視劇百日展播安排。進入展播名單的劇集大多聚焦社會現實,或關注現實題材,或採用現實主義創作手法。專業數據機構酷雲互動董事長兼CEO李鵬指出,2019年當代題材電視劇在上星劇目的題材佔比中達到了52.3%,相比2018年的66.2%稍有回落,基本與2017年的55.2%持平。

和去年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的排播不同,今年的獻禮劇在題材、內容和形式上更為寬泛,並不局限於重大歷史革命題材,而是包含了都市生活、經濟改革、城市變遷等方方面面,一批以普通老百姓生活視角出發,以個體或行業發展見証時代巨變的現實劇,如《光榮時代》《奔騰年代》《在遠方》等,成為了今年電視劇的題材主流。在內容表達上,這些劇集在追求有意義的同時,,追求大眾接受度,基本都收獲了收視和口碑的正向反饋。

2020年將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志年份,2021年則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從國家廣電總局和各地方廣電局的重點關注電視劇名單也能看出,未來三年,正能量、主旋律的現實題材依然會是國產劇的重要“領頭羊”。

古裝劇年底“回春”

轉網大勢所趨

兩年前,國產劇首屈一指的大劇類型隻有一種:古裝劇。這一現象在2019年戛然而止。

2019年3月,國家廣電總局發出“限古令”,從此上星衛視開始與古裝劇絕緣,直到上周,湖南衛視才播出了除跨年播出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外的唯一一部上星古裝劇《大明風華》。大批古裝劇在上星無望后轉投網絡,年中的《陳情令》,年底扎堆“回春”的《鶴唳華亭》《慶余年》《夢回》等。酷雲數據顯示,在“限古令”作用下,2019年古裝題材備案佔比僅為7%,較2018年削減一半以上。

這或許也間接導致了2019年爆款電視劇的缺位。2017年,酷雲電視劇直播關注度在2%以上的劇集佔3.9%,2018年該數字為1.9%,到了2019年,這一數字減少至0.8%。盡管年初現代題材的《破冰行動》《都挺好》和暑期檔的《小歡喜》都曾引爆過話題和關注,但一年僅兩三部“爆款劇”的市場,似乎依然還在回調。年底網絡播出的《慶余年》,一度引起了視頻網站在收費模式上的大闊步改革﹔而剛剛播出的《大明風華》,也拿到了CSM59城1.92%、酷雲數據破2的超高收視率,印証了觀眾對國產古裝劇的收視期待和熱情。未來,面對尚不明確的播出政策,古裝劇成為制作方想接又不敢接的燙手山芋。

(責編:鄧慶雨、陳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