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0传奇新服网”到“产业化落地” 马桥聚力发展构建人工智能“上
中新网上海新闻9月5日电((孙祎))人工智能无疑是当下科技圈的新宠,依赖于现代科技和大数据算法的不断演变革新,曾经“1.80传奇新服网”的人工智能愈发深入我们的生活,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重要注脚,也为经济发展创造了一股不可替代的“虚拟劳动力”。
今年2月,由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中科院等15个部门构成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推进办公室在2019年工作会议上提出:将建设一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截至目前,仅有北京、上海两座城市获批建设。而上海选择将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了闵行区马桥镇,那么,位于上海西南角落的马桥是如何获得人工智能的垂青?未来又将面临怎么样的挑战?
垒砖砌瓦机器人探路先行
上海为何将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选址于马桥?
马桥对人工智能的“青睐”早有眉目,2018年,马桥就规划建设上海人工智能未来小镇。首先,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给予了马桥发展人工智能的充分信心。地处漕河泾-闵行-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带,附近又有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优势决定核心基础,而马桥“抓住”了最为关键的人才资源。其次,马桥握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建国初的上海电机厂、汽轮机厂、重型机器厂、锅炉厂这“四大金刚”均位于闵行,莘庄工业区、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紧邻马桥。第三,马桥拥有充沛丰富的土地资源,整个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由4.9平方公里的应用综合实践区和10.8平方公里的产业创新发展区两大部分组成,试验区选址范围土地满足科研、商业、住宅、办公等各类建设用地要求。最后,周边齐全的配套设施也助力马桥全力冲刺人工智能,德闳双语学校、旗忠网球中心、养云安缦酒店等为“留住人才、发展人才”提供了优质的教育、娱乐资源。
为了与诸如张江人工智能岛等上海其他区域人工智能产业错位,避免不必要的同质竞争,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选择将智能机器人、智能运载系统、智能感知系统、智能新硬件这“四智”产业作为集聚发展的重头戏,通过细分机器人产业,把服务型智能机器人、轻型工业机器人和智能运载系统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不断形成和建立具备马桥特色的机器人产业链的同时,马桥制造业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上海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短板也适时得以补充,人口红利消失带来的用人危机得以弥补,最终达到互补共赢的目标。
梯度进阶机遇与挑战并存
根据《推进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试验区未来10年将实施“三步走”计划。
近期(2019-2021年)以完善顶层架构,关注场景搭建,培育优势企业为主;中期(2022-2025年)以聚焦体系建设,发挥集聚效应,实现示范发展为主;远期(2026-2030年)以汇聚优质资源,打造生态示范,建成实践高地为主。在闵行区经委副主任、人工智能办常务副主任史宏超看来,在试验区中的人工智能产业更要达到三重境界:贡献产品、输出技术、发展人才。当产品做到极致,“全球爆款”带来的不仅是利润的累积,它也向全世界输出了一套自己的技术、系统和标准,正如“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服务,三流企业做产品”,试验区的人工智能产业绝不仅仅是高端制造业的附庸,产值的多少自然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在未来,试验区的核心依然是掌握技术、发展人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摆在试验区面前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现阶段,试验区主要集聚的是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领域内集成应用的企业,与上海其他区域相比,试验区在人工智能上的龙头企业数量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区域发展的相关配套设施也仍然处于建设阶段。目前,试验区正在积极引入龙头项目,达闼机器人智能柔性执行器和云端大脑项目、韩国现代重工工业机器人项目、福洛德传动双态逻辑变速器项目,上海鲸鱼教育机器人项目等均已落户,而上海电气、西门子、ABB等大型制造业企业原先就已在马桥镇设立工厂,为后续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力提供了稳固的产业基础。
下一步,试验区将始终坚持规划的引领作用,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强化市区部门之间的职能联动,力求规划符合试验区人工智能产业的实际发展;强化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与国内外智能机器人领域内的研究机构等建立合作机制,加大对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创新项目在土地、财政、产业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试验区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取得突破进展。
“人工智能+”打造未来城市样本
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绝不是只单一生产人工智能设备的地方,在循序渐进“智生产”的同时,试验区还将向“智生活、智生态”的产城共生家园靠拢。
以深厚的历史为底蕴,试验区将通过人工智能系统集成的方式,尝试将生活与技术相融合,将研发与商业相结合,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糅合,不但要实现产业落地,在试验区建设城市大脑,还要置入教育、商业、休闲等各类因素,为人工智能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生态环境,打造高度复合的未来人工智能城市样本。
在未来,人工智能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加精细、精准、精致的生活:生活用水、雨水再生、废水处理将合并成为一体式的水智理系统;让人们头痛的垃圾分类将基于图像识别等技术,联结云平台管理,实现智能化垃圾分类;智能交通系统不但实现对区域内的交通判断、预测和调度能力,还将融合车联网、车路协同、无人驾驶等新兴技术。在未来,,人工智能会走入每个领域,它可以是老年群体的智能陪护机器人,它也可以为孩子的教育提供智能化模式。剥离单纯的技术,它将心与生活的距离拉得更近。
关注科技前沿安全风险,率先试水人工智能最新成果,身负国家级先行示范功能,吸引尖端一流的创新技术与人才,上海的人工智能创新还在继续,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的筚路蓝缕才真正启程。
未来已来,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将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储备,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技术深度融合和迭代更新,促进“产业+创新+资本”三链融合,争取到2021年初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集聚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和应用实践示范区,以及人工智能行业标准和制度规范先行先试区,同时要形成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人工智能“高地”,带动全国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以智能机器人为核心打造“四智”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