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预言者”万建华:为什么我们呼唤全能银行

主页 > 新服公告 >

热度 °C

原标题:传奇“预言者”万建华为什么我们呼唤全能银行 来源:中国网财经

  导读

  近日,关于证监会将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的消息,引发市场对混业经营与全能银行的热议。

  本文摘自2013年出版的《金融e时代:数字化时代的金融变局》一书,该书作者万建华,现任通联支付董事长、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苏州昆承湖高级金融研究院副理事长。

  重读这本经典著作,对于作者高瞻远瞩的视野不由得心生敬佩,在此与大家分享。

传奇“预言者”万建华:为什么我们呼唤全能银行

  万建华: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资金管理司副处长、处长;招商银行总行副行长、常务副行长(期间兼任长城证券董事长、招商证券董事长);中国银联筹备组组长、总裁;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国泰君安董事长;证通公司董事长。有着“银联之父”、“中国VISA之父”、“中国金融领域参与创办新机构最多的人之一”、“金融组建整合家”、“预言者”等美誉。

  1.“分业”与“混业”之争

  未来的金融版图是怎样的呢?首先,金融机构混业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金融业就对应该混业还是分业经营进行过争论。经过大量研究和讨论,业内达成的共识是,决定金融业分业还是混业的主要根据应该是各国实际的金融环境和经济特点。(p215)

  从过往百年美国金融史来看,混业与否和危机没有直接关系。

  分业和混业,孰优孰劣?我认为,消除绝对的风险并非是监管层的职责,事实上也不可能。

  防范风险并不是金融业唯一的职责,不发展和固步自封同样带来风险。金融业最大的风险在于垄断,保持竞争能力和效率才是保持金融业整体健康的风险。(p216)

  事实上,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资金融通的效率要求越高,对综合金融服务的需求也越强烈。

  传统的分业模式已经呈现出诸多的不适应。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催生的金融电子化与电子金融化,客观上已经以各种方式将各项金融业务综合或者集成于一个综合账户或综合业务平台。

  作为实体经济的血液,包括银行、证券、期货、保险、信托、基金等在内的金融业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们之间不是一个互不相干的孤岛。

  反思美国金融业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政策演化历史,从长远角度看,中国的金融业应该稳步推进混业经营与混业监管,提升资本运作效率,从而提高中国金融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金融混业模式已如在弦之箭,不得不发。(p217)

  2.关于“泛金融”

  这是一个“泛金融”日益盛行的商业时代。金融与各种产业的同步化程度越来越高,金融变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重要,但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企业将越来越少。

  这几年我们在金融棋盘上已经看到了许多互联网企业和科技公司的身影,它们禀赋各异,却也都流动着相同的基因:互联网运营、“平台+账户”模式、快速创新、与时俱进。他们将是“泛金融”时代的主要竞争者。

  金融创新的主浪潮一定将继续沿着电子化和移动互联的路径演进。(p224)

传奇“预言者”万建华:为什么我们呼唤全能银行

  《金融e时代》出版于2013年,作者万建华,时任国泰君安董事长。

  3.关于“全能银行”

  商业银行会彻底被平台金融所取代吗?我认为不会。但是传统银行不会倒下的前提是必须朝着全能银行的方向蜕变。

  我把“全能银行”理解为能够提供所有(或者大部分)金融服务的综合性银行。从字面上说,它可能相当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非金融企业所能提供的所有金融甚至非金融服务的总和。(p224)

  在制度安排上,全能银行有其自身发展的必然逻辑,它既是发达国家经济金融历史长期进化的产物,也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现实选择,它绝不是简单的技术层面上银行的混业经营。

  为什么我们呼唤全能银行呢?

  金融全球化带来了对全能银行的诉求……信息技术革命的超常规发展,也成为推动全能银行诞生的重要力量。

  我们看到电子货币的诞生,网络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新技术手段彻底改变了传统概念中的资金融通成本与收益。而基于网络连续运行的全球金融市场更是彻底颠覆了金融机构的生存模式。

  强大的信息技术已经让金融业务的流程、管理模式、信息传递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就如上文所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让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具备了载体。这其中最有意义的是账户技术的发展。

  金融机构可以把全部金融资产集成在一个账户上,办理用户所需要的各类金融、非金融业务,这些综合性、全能化服务的银行自然就成了全能银行。(p225)

传奇“预言者”万建华:为什么我们呼唤全能银行

  1986年招商银行成立。

  万建华是提出创办招商银行建议的第一人。

  在全能银行时代,大就是美!

  在完全意义上的全能银行制度中,银行可以同时经营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证券承销和经纪业务、保险业务,还可以持有非金融企业的股票。(p227)

  该模式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平台运作的,以虚拟企业灵捷制造方式为组织形式,提供个性化产品服务、柔性化产品组合的金融组织模式,也称全金融,又称自由银行。

  它是依托于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银行组织模式,是早期全能银行的现代翻版。电子货币的发展和网络银行的普及,已经使各金融机构具备了搭建全金融模式的全能银行框架。(p228)

  4.挑战新监管

  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过往我们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经济原理在于,混业经营带来的规模、协同效应仍不足以弥补其造成的风险。

  可是在今天,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信息以及金融服务业自身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体系内部的风险控制能力得到巨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通过金融一体化经营获得更高的综合效益变得格外重要。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让我们看到,综合型的金融集团比单一功能的金融机构表现出了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例如摩根大通在2008年之后,连续收购华盛顿互惠银行、贝尔斯登证券,进一步扩大混业经营的优势,从而成长为全球盈利最高的投资银行。(p228)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混业模式在今天已经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国内的金融机构也纷纷在尝试突破既有的业务框架。我想,是时候认同这一趋势了。(p229)

  5.关于“泛资产管理”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资金的积累增多,追求资金收益的资本行支出在居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出现逐渐上升趋势,表现为不动产、证券、债券等形式持有的金融资产新增收入比重不断上升,金融需求日益多样化。因此,出现了诸如财务顾问、理财专家、风险投资、期货期权等金融服务需求。(p229)

  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生逢其时。而利率市场化、资产证券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种形式的信托计划和多样化资产管理产品,则为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乃至第三方专业理财机构发展资产管理业务打开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泛资产管理正在从各个方面展现其方兴未艾,多姿多彩的发展图景,成为金融领域最具有生命力的金融或类金融业态。(p230)

  值得一提的还有第三方理财机构,他们早几年就已经看到了未来资产管理将迎来大爆发式增长的先机,以其灵活的业务创新形式捷足先登,在大资产管理的广阔天地中找到了一方滋润的水土。

  我国的第三方专业理财机构的兴起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已经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专业理财机构所从事的财务咨询、投融资安排、理财产品和资产管理产品销售业务以及财富管理服务,已经与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开办的类似业务有所交叉,具有类金融、泛金融业务的性质。

  作为独立的理财中介,第三方理财机构不代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而是站在非常公正的立场上严格地按照客户的实际财务情况和理财需求,通过科学的方式在个人理财方案里配备各种金融工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p231)

  结语

  正如林采宜为本书题跋中所说的:“金融界不少大家,有人善于说,有人善于做,万建华是后者。

  不过寡言的他偶尔说出一两句话,如宋代的汝窑,天青里有月白,月白里是天青,貌似平平淡淡,其意之深,可蕴乾坤,譬如“得账户者得天下”,金融机构的零售业务,能从丑小鸭长成白天鹅,玩的都是账户。金融之“天下”,根基何在,被他一句普普通通的话道破。

  这是个风起云涌的世界,机会此起彼伏,有真有假,变化多端,有福有祸,但历史的眼睛,总是长在少数人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