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雄安新区规划与产业布局(内附雄安设计师徐匡迪内部讲话)
编者按:
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中国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横空出世的雄安新区,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也带来无尽的想象。雄安新区,是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之后,我国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千年大计下的雄安新区,将如何定位、如何布局、如何打造? 对于雄安新区的种种疑惑,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曾澄清:“雄安不是首都副中心,就是新区。”将目前的雄安打造成比肩深圳、浦东,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新区,则需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框架下进行整体的布局。然而,雄安新区的难点并非建设,而是后续的产业培育以及运营,这一切,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来实现。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雄安新区承载的使命就是创新,今后将成为中国的“硅谷”,是中国成为创新型现代化国家的心脏区域。这也意味着在产业转移与布局方面,雄安新区的意义绝不仅是服务京津冀,而是有着更为长远的战略需要。
雄安新区难在产业培育与运营雄安新区的规划范围涉及河北雄县、容城、安新3 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新区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 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 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从重点任务看,雄安新区要承载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第一,建设绿色智慧新城,即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第二,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的生态城市。第三,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第四,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建设优质公共设施,创建城市管理新“样板”。第五,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第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第七,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从地缘上看,雄安新区将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一体两翼”的北京空间优化新格局。北京城市副中心落子通州,位于北京的东部,与国贸和燕郊比邻,其地缘意义在于借助市政府迁至通州,带动北三县乃至整个东向和北向的河北腹地发展。雄安新区落子雄县、容城、安新,距离天津、北京均在120公里左右,旨在通过非首都核心功能的集中疏解,带动河北南部地区,乃至华北腹地的发展,重构整个华北地区的城市格局。
雄安新区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批复,被称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也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承担着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任。
短期来看,雄安新区对房地产、基建、交通、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投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雄安新区的起步区是100平方公里,根据长江证券的测算,20年建设完成后,人口规模或达600万,总投资额4.5万亿元,年均复合投资增速24%,平均每年投资超过2200亿。
中国的造城能力毋庸置疑,要在三五年之中短、平、快地建设一座漂亮的新城并非难事,再依靠行政指令让央企、大学、科研机构等企事业单位搬迁入驻也非难事。然而,雄安新区的难点并非建设,而是后续的产业培育以及运营,这一切,只有通过改革创新来实现。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特区充当了改革开放的窗口与试验田,并有力带动了珠三角崛起;20世纪90年代的浦东新区侧重综合改革和金融,带动长三角成为中国经济第二极。那么,雄安新区的关键在于以改革创新为抓手,承担起改变整个京津冀发展格局、探索中国未来发展路径的重任。
一是发展模式的创新。纵观近期新华社和人民网的雄安新区相关的新闻,关键词主要有生态绿色、改革创新、产城融合等。概而言之,未来雄安新区一定是具有良好的生态本底,通过各个领域的改革创新,高端产业拉动,城市配套完善、公共服务齐全的新区。这是一个产业、城市、生态多元融合的新区,并非常规意义上的城市新区。
二是城市规划建设方式的创新。新区建设的七大任务中,有四项与城市规划建设密切相关,即“绿色智慧新城、优美的生态环境、优质公共服务、高效交通网”。雄安新区的建设从无到有,基本上是在一张白纸上绘制蓝图,这也意味着从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等各个层面,,就要注重多规合一,规避“大城市病”,探索中国特大城市空间优化、功能疏解的全新模式。
三是土地利用与房地产业的创新。雄安新区的号角一吹响,全国各地的炒房者蜂拥而至,雄安三县及周边各地政府,在短时期内出台了各种房地产政策,就连张高丽副总理也发声,“要合理把握开发节奏,坚决严禁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严禁违规建设,严控周边规划,严控入区产业,严控周边人口,严控周边房价,严加防范炒地炒房投机行为,为新区规划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目前已有消息称,未来雄安新区可能试行以公租房、廉租房为主的建设模式,跳出房地产业抬高发展成本,挤压产业空间的怪圈,新的土地开发和房地产试行方案值得期待。
四是体制机制的创新。七大任务中明确提出,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中央在大力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的同时,一方面可以借助行政的力量,但更多的也会依靠市场力量推动各种要素的疏解和聚集。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也强调,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为新区发展的制度保障”,包括探索新区管理新模式,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新区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区建设。这无疑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照如今深圳成为科技创新的排头兵,浦东成为对外开放的新窗口,从雄安新区的建设目标和七大任务来看,除了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任务之外,雄安新区更重要的意义或许在于成为改革创新的先行者。通过不同领域的改革尝试,不仅改变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格局,更是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探索路径,释放新一波改革红利。
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雄安新区才能称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也更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表示,雄安新区的选址,是综合考虑了交通、地质、水文、建设成本等方面因素,经过反复深入论证选定的。这里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现有和已经在规划多条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另外,这个地方人口密度低、开发程度低,发展空间充裕,如同一张白纸,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核心。“根据规划纲要,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方法主要是集中疏解和分散疏解,集中疏解就要找集中承载地。”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称。因此,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是雄安新区当前的首要功能。
“要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要解决京津冀空间不足、资源布局不合理的状况,北京的非首都功能有一些就要被迁出,雄安新区作为集中承载地,会首先被考虑。”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
有哪些非首都功能会被疏解?根据规划纲要,重点是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四类。
“北京是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创新型要素和资源集聚程度最高的地方,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无人技术等,以及航空航天、机器人等现代走在国际前沿的新产业,可能会优先在雄安新区落地。”陈耀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