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体演讲并没太多新意 肤浅的填字游戏而已
眼下正值大学“毕业季”,为人师者通常要讲一些临别寄语,而讲什么和怎么讲又颇能体现一个人的情趣和修养。在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毕业典礼上,该院副教授高艳东以一篇千余字的“甄嬛体”讲话,获得了阵阵笑声和掌声,继而走红网络。
所谓的“甄嬛体”不过是套用了宫廷戏中几句台词,这些文字游戏早前就已经在网络上流行了一阵,只不过高老师把它搬到了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就爆了冷门。“朕私下想,诸位书生必是极好的。众爱卿均是高富帅,众爱妃均是白富美。”除此之外,高老师的演讲中还夹杂了很多的网络词汇,个别词语之粗鄙,足以让个别学生脸红耳热。高老师不是相声小剧场的演员,原本不需要这样插科打诨,据其自言这番演讲的目的不过是让学生“快乐毕业”。如果说只是“徒增笑耳”,高老师的目的应该是达到了。只是,当他的学生们在若干年后重温这场典礼时,那些曾引得哄堂大笑的流行语恐怕早成了浮云,在精神世界中留不下什么痕迹。
尽管我们一直有文以载道、歌以咏志的文化传统,但是也不排斥清新幽默的思想表达,古代如苏轼,近代如林语堂,都喜戏谑笑谈,并成为佳话。这样的幽默如同精神的按摩,让人在感到享受的同时受到启发。而粗鄙的插科打诨只能像硬戳胳肢窝的痒痒挠,让你发笑却不让你回味。高老师作为教师中的青年才俊,完全可以利用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们做一场精彩的演讲,使他们终生获益,而不是博一时之笑。去年,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兵在法学院毕业晚会上致辞,也获得了学生们的当场喝彩。这场演讲之所以让人记忆深刻,不只在于它的风趣,更在于它深刻表达了对社会的忧思和对青年的厚望。可惜,这样的演讲凤毛麟角,反倒是哗众取宠的演讲越来越吃香。其实“甄嬛体”的演讲并没有太多新意,与以往的“咆哮体”、“凡客体”等相比,都是一些肤浅的填字游戏,一般网民用来解闷也就罢了,大学教师竟然玩得乐此不疲、沾沾自喜,就让人觉得过了头。
这种拿无聊当有趣的演讲,在大学毕业典礼上获得阵阵欢呼,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它真切地表现出了一种流行的无趣的审美,即便是大学中的知识精英都不能免俗。在现今的大学中,不只是一个高老师在模仿这种流行文化,即便是一些颇有声望的大学校长也很注重在演讲的形式上花样翻新,各种网络新词在演讲中信手拈来,以表现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的开明。流行于网络的俗文化自然有其产生的独特背景,也不是一无是处,但是当社会大众以此为乐的时候,大学中的教师更应该体现出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批判,对滑向恶俗边缘的网络文化做出抵抗的姿态。可惜,在高老师的演讲中,我们看到的只有迎合,一直迎合到肉麻。
这样的老师和这样的文化氛围一旦充斥大学校园,受到熏染的首先是学生。今年,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拍毕业照时为了搞出新意,集体摆出了“红卫兵”的造型,娱乐至死不辨是非,到此已经显现一代更比一代强了。所以,我们希望大学的毕业演讲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人生智慧和经验,以助于学生对社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对未来有更坚定的理想。当然,演讲的内容和风格取决于演讲者的学识和见解,各有所长,不可强求一律,但最终指向的目的应该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传递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贫嘴图一乐。(沙元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