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遇上大爷大妈:薅完羊毛就byebye(2)
除了生鲜,阿忠一位创客朋友在2018年初创办的互联网法律咨询平台,也在一开始被爱占便宜的用户薅尽了羊毛,“一开始注册领券,可免费向律师咨询法律问题,然后无数欠薪、社保、医保等问题都开始铺天盖地而来,线上律师忙得不可开交。我记得当时有数百人咨询过羊城通卡退押金的问题,弄得律师不胜其烦。但是一个月后咨询开始收费,就连个人影都没了。”
“烧钱”优惠、补贴,显然难以培养用户忠诚度,而困扰着阿忠和众多互联网创业者的难题,一直会不断上演。回看Costco低价茅台缺货,五粮液涨价致会员退卡的新闻,就可以感悟到贪小便宜的人与是否用“互联网思维”经营无关。
那么明知如此,创业者为何还是不遗余力地推优惠、砸红包,这不就是饮鸩止渴吗?
企业“烧钱”可能死,不“烧钱”一定死
“叮咚买菜虽然送了(总价)108元的券,但能用的也没几张。”
一位芬姨的广场舞好友“卓婶”告诉懂懂笔记,过去半个月时间里,她只使用平台赠送且门槛较低的优惠券,那些满129元减18元的优惠券,她基本上都没有使用。
“我和周围几个好姐妹们用得最多的,是新注册账号时送的满29减6、满39减10、鸡蛋满一斤立减6元等,这些优惠力度大的优惠券,剩下的就作废了。”卓婶认为,虽然免费送上门很方便,但要是不便宜还不如自己去菜市场买,反正自己有的是时间,胳膊腿也都很灵活。
芬姨也表示,曾经美团外卖有段时间对新注册用户赠送巨额优惠,因此她和身边的“广场舞姐妹”就通过网络上的接码平台,注册了不少账号,下单买日用品。
“后来,使用优惠的账号要和联系电话号码一致,我就不再用美团了。”她告诉懂懂笔记,近几年来为了薅互联网企业的羊毛,她和身边不少同龄朋友,手机玩得比年轻人还溜,“反正互联网公司的钱也是融来的,不花白不花。”
这样的消费习惯,恰巧是很多创客内心的痛。资本机构投资创客项目,看的是注册、订单数据,如果因为优惠力度减少,导致数据下滑,那么投资方都会“质问”团队:为何运营数据下滑?增长为什么这么慢?
“以前也试着解释,说大多数消费者就爱占小便宜,我们要留住有价值的用户。但没用呀,下滑就是下滑了。”他叹了一口气表示,部分创业项目的前两轮投资机构,只看后台数据。只要数据不行,任何理由都没有用处,“他们要项目的数据说话,这样才会有新的机构来接盘。”
如果数据做不上去,那么更高轮次的融资也就别想了。因为大部分VC在投资时都十分看重项目的数据报表。创业者若不“烧钱”,只是潜心做用户宣传,慢慢引导、培养用户的习惯,那么可能连A轮融资都拿不到。
“无论之前的网约车、共享单车和充电宝,还是如今的生鲜配送、社区电商,其实都是如此。贵了用户不买账,认为互联网企业就应该是便宜,就该有优惠有红包,都已经习惯了。”阿忠感慨,无尽的“烧钱”做优惠和补贴,投资少的项目迟早被薅羊毛者薅死。
对于中小平台而言,若不做优惠,就没有数据,项目价值就无法量化,投资机构就不愿意投资。对于拿到了A轮B轮的“幸运儿”来说,烧钱可能会死,但是不烧钱一定会挂掉。烧还是不烧?都是个难题,“因为优惠期一过,被用户抛弃最终融不到后续投资的项目,我见得太多了。”
阿忠坦言,互联网企业经过过去几年的“烧钱”大战,已经在用户尤其精打细算的大妈大爷心目中,埋下了互联网思维=免费或优惠的念头。任何一个新创的互联网项目在诞生之初,都必须经受被薅羊毛的长痛。
结束语
投资机构对于创业项目数据的追求,加剧了整个行业“烧钱”堆量的恶习,甚至已经成为难以根治的创业痼疾。即便那些标榜有可持续盈利模式、营造出商业闭环的项目,也会在最初的“烧钱”大战中被优惠力度大的同行击倒。
其实,时至“互联网下半场”,所有创业者都明白“烧钱”已经很难烧出用户的忠诚度,尤其是那些“弹药有限”的中小平台。但是冷不丁一个独角兽的诞生,总会激励着无数资本方和创业者,举着所谓“破坏式创新”的大旗,继续惯着“薅羊毛者”无优惠不消费的理念,将更多创业新项目带上了恶性循环的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