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理想国不理想

主页 > 新服焦点 >

热度 °C

封面题图|谷歌两位联合创始人

封面题图|谷歌两位联合创始人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风马牛 

  来源:冯仑风马牛(ID:fengluntalk)

  故事的开始是一个激荡人心的创业典型。

  两个还在读书的学生从学校宿舍起家,通过一个立志改变世界的技术成为全球最大搜索公司。没错,这家公司就是市值达9000多亿美元的谷歌。

  如今成立21年的谷歌早已经成了一个庞然大物。业务多到令人眼花缭乱,除了搜索广告业务,还包括智能家居、AI健康、无人驾驶等,为了梳理这些业务,谷歌的两位创始人曾在2015年对业务进行了一次拆分,并成立了母公司Alphabet。

  看上去像是要大干一场。但实际上,从那时起,无论是拉里·佩奇还是谢尔盖·布林,这两个谷歌的灵魂人物就越来越少地出现在公众视线里,佩奇甚至缺席了去年6月的公司年会。

  直到近日,他们在公开信里双双宣布辞职,拉里·佩奇辞去Alphabet的CEO,谢尔盖·布林则辞去了公司总裁一职,人们才反应过来,这似乎是一场预谋已久的辞职。但此时的谷歌正麻烦不断,内有员工抗议活动,外则需要应对反垄断调查,这直接导致了谷歌今年的收入增长是三年来最慢的。

  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继任者桑达尔·皮查伊被媒体称为,一个在科技行业得到了最差工作的人。人们预测皮查伊将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包括两位联合创始人之前天马行空的创业项目,到那时Alphabet将可能无法再维持其自由奔放的文化现状。

  01

  佩奇和布林的第一次见面是在1995年,当时布林被派去向新生佩奇展示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课程。最开始的相识并不是一见如故,“一开始一切都令人恐慌。我总是在不停地抱怨。”佩奇的喋喋不休一度让布林非常反感。但因为他们同样对计算机感兴趣,最终还是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创业早期的佩奇(左)和布林(右)

创业早期的佩奇(左)和布林(右)

  在此期间,两个人独立或合作发表了许多关于信息搜集和关键字索引的论文,而谷歌的雏形则诞生在1996年,他们将它称为PageRank。两年后,和比尔·盖茨一样,这两个24岁的青年选择休学创业,尽管当时只有四台电脑以及一笔来自斯坦福校友的10万美元投资,谷歌就这样在加州郊区的一处简陋的车库里诞生了。

  公司创立早期提供的唯一服务就是搜索。和两位联合创始人天才般的能力相搭配的是他们的雄心,很多人还记得谷歌早期的标识后面有一个惊叹号,这是天才少年们认为互联网搜索引擎将改变整个世界的印证。

  尽管谷歌现在是全球最强大的在线广告载体,但最开始,两位创始人并不想将自己的发明变成广告销售机器。在1998年发表的一篇名为《大型超文本网络搜索引擎的剖析》论文中,他们说,“谷歌不会偏向那些为更高的排名而支付高价的实体。”

  这种理想被他们进一步精简为“不作恶”,关于该slogan起源和时间都不确定,但能确定的是它在2000年左右的新世纪诞生了。该slogan后来成为谷歌的座右铭,并被写在了招股书里,“我们将坚守『不作恶』的原则,保持用户信任,不接受搜索结果的付费。”在另一份上市的声明中,他们将自己的目标阐述为“让世界更美好”,而不是简单的回报股东。

2004 年,谷歌在纳斯达克上市

2004年,谷歌在纳斯达克上市

  除此之外,谷歌的公司氛围也是出名的令人向往。谷歌是吃货们的天堂,联合创始人布林很早就立下规定,每间办公室周围60米内必须有吃的,和刚开始创业时,他们将一款叫“瑞典鱼”(其实是一种廉价的糖果)的零食视为珍宝不同,现在财大气粗的谷歌为员工提供花样繁多、品质绝佳的零食与咖啡。

  谷歌为了支持环保,还参与创造了很多绿色活动,其中一项是雇山羊当园丁。如果你恰好经过加州谷歌总部的绿草地,你会看到大约200只山羊在“修剪”草坪。谷歌也允许员工带宠物狗上班,只要不随地方便即可。在其办公室的顶楼还有两个大游泳池,据李开复回忆,那是为了给按时做出AdSense的工程师们的奖励。

  其实,轻松的工作环境背后遵循的是公平民主的管理制度。

  关于谷歌的人际文化,佩奇曾写下这些管理法则:要推诿;不要官僚主义;创意比年龄更重要;如果你不能为产品增值,那么你就不要成为碍事的人;最糟糕的事情就是只会说“不,不行”,而不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来。

谷歌某处办公空间

谷歌某处办公空间

  为了保证员工和管理层沟通顺畅,谷歌员工还可以在每月召开的TGIF(意为“感谢上帝,到周五了”)会议上向首席执行官发问。

  将这种浪漫主义理想发挥到极致的则是在2013年。当时声带已经病变的佩奇进行了最后一次公开演讲。身穿亮红色衬衫和黑色夹克的他为人们描述了一个技术理想国,在名为谷歌岛的地方,技术进步可以不受监管要求和社会规范等束缚;技术产业则不必对公司利益、股东和广告过份感激;开发新技术,造福人类是唯一的诉求和使命。

  以此设想为原型,一名叫马特·霍南的科技记者用富有想象力的推测,为《连线》杂志撰写了关于在谷歌岛上生活的标志性活动。在那里,他体验了类似科幻电影的场景,戴上眼镜就可以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一些叫Google蜘蛛的机器虫子遍布全岛。

  02

  遗憾的是,过去一年是谷歌走下神坛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