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大师莫里康内走进“天堂电影院”:20部电影回顾传奇一生
7月6日消息,意大利作曲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在罗马去世,享年91岁。他的律师乔治·阿苏玛说莫里康内上周摔倒并折断了股骨入院。这位传奇音乐家的代表作包括《海上钢琴师》、《黄金三镖客》、《天堂电影院》、《美国往事》、《洛丽塔》、《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等。
当说到“电影配乐作曲家”,人们在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大概便是埃尼奥·莫里康内,他已经为五百多部电影进行了配乐。
这位出生于罗马的意大利作曲家,曾因在意式“通心面条西部片”中的配乐作品而声名鹤起,其中最著名的是他与意大利电影制作人瑟吉欧·莱昂的合作,莱昂一度重新塑造了西方电影风格。选择沙哑、系统及稀疏的声音,而不是大多数西方传统电影配乐中投入的夸张管弦乐,莫里康内创造了自己的风格,其增加的鞭子、枪炮、口哨以及电吉他,又开拓了音乐中的叙事元素。
莱昂导演的影片,将莫里康内的音乐置于公众注意的焦点,作为叙事中重要的主人公,充当了强调情感和感觉的修辞手法,而这些情感和感觉在美国电影制片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以敏感简洁的英雄为主角的影片中并不十分清晰。以音乐为特色的长镜头以及对人物的近景拍摄,在视频剪辑的预格式中改变了电影的一些节选,将声音和视觉结合在另一个层面上,给图像增添了意义。
莫里康内对现代流行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中国香港电影制作人王家卫以及美国电影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作品中,都将莫里康内的配乐作为影片中的重要元素。即使从电影中分离出来,音乐对听众来说依然具有意义。
当人们听到莱昂1966年电影《黄金三镖客》中的音乐旋律时,一部西部电影随即无意识地进入我们的脑海。还不仅仅是电影中的一个元素,莫里康内的音乐也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莱昂这套《镖客三部曲》系列片中扮演的男主角一样,成了影片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毕业于意大利一所音乐学院之后,莫里康内为RAI(意大利国家广播频道)工作,在通俗和渊博的双重世界里创作作品。莫里康内为意大利流行艺术家(比如民谣摇滚歌手丽塔·帕沃内、歌手吉安尼·莫兰迪、吉诺·波利等)作曲,也与Gruppodi Improvvisazione di Nuova Consonanza一起演奏小号。这是第一个自由形式的即兴创作集体,运用了约翰·凯奇的前卫技术、迈尔斯·戴维斯的电子爵士乐实验以及与德国前卫摇滚乐团Kraut Rock band Can相类似的机器音乐节奏,而莫里康内是这一创作集体中的主要成员。
在音乐领域中,莫里康内的乐谱涵盖了古典、流行以及先锋派门类。诸如古典音乐管弦乐队、悦耳动听的旋律、冲浪吉他、作为乐器使用的人声、排萧、犹太竖琴、固定音型以及奇怪的打击乐器等诸多要素,成为了莫里康内笔下作品的标志。
“莫里康内之音”诞生于莱昂执导的意大利系列电影《镖客三部曲》,但却超越了任何音乐或电影类型的限制,展示了一种折衷主义,影响了如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德国电影配乐作曲家汉斯·季默、美国作曲家约翰·佐恩、美国音乐人/创作型歌手麦克·帕顿这样的一代音乐家,以及像英国摇滚乐队Muse、美国另类摇滚乐队Pixies、美国重金属乐队Metallica以及美国Primus这样的摇滚乐队。
以下为我们推荐的莫里康内二十部电影配乐佳作:
01
《荒野大镖客》
A Fistful of Dollars
瑟吉欧·莱昂
1964
《镖客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影片开创了“面条西部片”的先河。莱昂的暴力与愤世嫉俗摄影机催生了两个传奇人物:美国演员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意大利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伊斯特伍德的职业生涯根植于他在这部影片中扮演的“无名氏”角色,而莫里康内则继这部电影以后正式成为“面条西部片”的配乐作曲家。
这部电影一直被认为是日本电影制片人黑泽明1961年《大镖客》的非正式改编版。原片中那令人惊异的音乐来自日本电影配乐作曲家佐藤胜,西方音乐和美国作曲家亨利·曼西尼作品相结合的产物。融合同样也是莫里康内电影配乐的一个准则,他将自己改编的由彼得·塔维斯演唱的美国创作型歌手伍迪·格思里的“丰饶牧场”(Pastures of plenty),转换成了影片的主题曲。
“他(莱昂)似乎能够确切地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他听过的我的一些音乐中,已经包括了怪诞、轻微的喜剧讽刺等元素,它们都很适合克林特扮演的角色。”——埃尼奥·莫里康内。
莱昂聘请了之前已经是一些西部片中配乐作曲家的莫里康内。打童年时代起,莱昂就了解莫里康内(两人曾就读于同一所学校),这样的合作一直延续到他的最后一部影片。《荒野大镖客》的大众票房很成功,开启了“面条西部片”流派和莫里康内电影配乐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