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农变态传世新服网村自杀的潮起潮落?(9)

主页 > 新服活动 >

热度 °C

默顿等人的结构紧张理论,将分析的重点落在下层阶级身上。因为在他看来,下层阶级群体中的人,除了受个人才能努力的限制外,更多地受到社会结构本身的限制,更难以通过制度性手段实现价值目标。为了获取价值目标设定的成功,他就可能会采取越轨的方式。也就是说,当人们通过制度性手段难以达到社会所认可的目标时,制度性手段与目标就会脱节,社会结构瓦解,社会失范现象产生,越轨行为就会随之而来。(默顿,2006)可见,制度性手段的不合理是导致社会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个急剧变迁的社会,社会结构的限制与价值目标的设定之间的脱节或错位更容易发生,此时社会结构对某些群体的限制更加严重,其制度性手段更加不合理,也就更容易造成社会失范。自杀现象极易在这些群体中出现,而在那些制度性手段支撑其价值目标的群体中则较少见。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农村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大转型的时期,村落社会(家庭)结构与农民的价值目标之间在这个时间段出现了严重的错位现象,并由此造成了村落社会(家庭)某些群体,尤其是年轻妇女与老年人两个群体的相对剥夺感,进而导致村落社会内部和家体内部的结构紧张。当这些群体的价值目标不能在村落社会(家庭)结构中实现时,或者村落社会(家庭)结构不能支撑这些群体的价值目标时,这些群体就会产生不公平、不公正的相对剥夺感,从而可能对村落社会(家庭)结构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并用实际行动反抗村落社会(家庭)结构,于是出现村落社会(家庭)内部的结构紧张。村落社会(家庭)内部结构紧张一般表现为其内部矛盾、冲突的增多与加剧。村落社会(家庭)内部相对剥夺感与结构紧张发展到一定程度,即结构与价值严重错位时,则容易带来这些群体成员的自杀现象。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南方农村自杀潮中的年轻妇女自杀与老年人自杀,都不是单纯的村落社会(家庭)结构变动或价值冲突所致,而是在整个农村社会大变迁背景下,村落社会(家庭)结构变动与价值目标变动不同步造成的“结构—价值”错位互构的结果。

随着农村社会变迁的展开,老年人的社会地位进一步降低,其价值目标也逐渐改变,即没法正面要求子代满足原有的价值预期,就学会去适应子代的行为。于是在90年代中后期以后就出现了“老人学会做老人”的说法。“老人学会做老人”,说明老人放弃了之前高高在上的身份预期和价值目标,逐渐放低姿态,以平等甚至低人一等的姿态与子代打交道。老年人降低了的价值目标开始与农村社会结构、家庭结构相匹配,家庭内部由于社会结构与价值目标的错位搭配带来的结构紧张也逐渐消失,老年人自杀明显减少。年轻妇女在家庭中的角色与地位则迅速提升,男子已经被妇女从家族、村落拉入了小家庭之中,家族变成了空壳,失去了等级性和支配性,家庭结构扁平化,家庭成员之间相对平等,夫妻关系相对平衡。家庭权力关系不再绝对地定格在男性之上,甚至更多地表现为“妇女当家”、“媳妇提前接班”。在婆媳关系中,媳妇已经完全占据了主动权,夫妻关系也实现了平权,年轻妇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其价值目标。2000年以后年轻妇女的自杀较少。当农村老年人和年轻妇女这两个主要自杀群体的自杀率急速下降之后,自杀潮自然就退潮了。

*本研究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社会学研究”(13CSH004)的阶段性成果。感谢贺雪峰教授、景军教授、张杰教授、陈柏峰教授、刘燕舞博士等阅读本文并提出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陈柏峰,2008,《价值观变迁背景下的农民自杀问题》,载《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陈柏峰,2009,《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载《社会学研究》第4期。

桂华、贾洁,2010,《家庭矛盾中的妇女自杀》,载《妇女研究论丛》第5期。

贺雪峰,2009,《被“规定”为无用的京山老人》,载《中国老区建设》第11期。

贺雪峰、郭俊霞,2012,《试论农村自杀的类型与逻辑》,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景军等,2010,《农村女性的迁移与中国自杀率的下降》,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景军等,2011,《中国城市老人自杀问题分析》,载《人口研究》第3期。

刘燕舞,2009,《自杀秩序及其社会基础》,载《现代中国研究》(日本)第9期。

默顿,2006,《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南京:译林出版社。

莫里斯,2004,《理论犯罪学——从现代到后现代》,北京:法律出版社。

乔治·B·沃尔德等,2005,《理论犯罪学》,方鹏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吴飞,2007,《论“过日子”》,载《社会学研究》第6期。

谢丽华(主编),1999,《农村妇女自杀报告》,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阎云翔,2012,《中国社会的个体化》,陆洋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杨华、范芳旭,2009,《自杀秩序与湖北京山农村老年人自杀》,载《开放时代》第5期。

杨晓丽等,2008,《1992—2003年辽宁省城市居民自杀死亡率趋势分析》,载《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第2期。

杨镇涛,2000,《正常人自杀问题与危机干预初探健康》,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6期。

翟书涛,2001,《社会因素与自杀》,载《医学与社会》第6期。

颜廷静,2003,《社会转型期老年人自杀现象研究》,载《人口研究》第5期。

钟琴,2010,《社会变迁视角下的农民自杀现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静,2010,《社会身份的结构性失位问题》,载《社会学研究》第6期。

张杰、景军等,2011,《中国自杀率下降趋势的社会学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Phillips, Michael, et al., 2002, “Suicide Rate in China:1995-1999,” Lancet, Vol. 359, Iss. 9309.

【注释】

①其中茶村和岱村的调查由笔者带队完成,丰村、桃村的调查分别由刘燕舞、袁松带队完成。

杨华: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